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端午粽教案(热门7篇)

时间:2025-01-09 07:26:14
端午粽教案(热门7篇)[本文共8713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端午粽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端午粽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端午粽教案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导入:

1、全体起立:唱中小学生守则之歌

2、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3、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一、端午解简介

1、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二、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1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C、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三、端午节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1、赛龙舟2、吃粽子(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3、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四、端午赛诗会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颜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2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笑泊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五、谈感受,激发情感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六、总结

篇2: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午”“豆”“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间与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传统佳节 导入新课

1、做个小游戏:小吃货猜节日。

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读题:端午粽。

(1)课题里有两个新偏旁,谁认识?

(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

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

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学习生字 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

(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出示: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念

(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3)开火车读。

(4)赛跑齐读: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们叫出来!

3、学写生字“豆”。

(1)你还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

蚕豆  红豆  毛豆 豇豆

(2)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

(3)读儿歌,记住“豆”。

毛豆短,蚕豆扁,

红豆圆圆像两点,

豇豆长长托上面。

(4)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

生字“豆”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各种豆的巧妙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4、咱们快去听这个故事,一起走进端午节。

5、指名分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6、我们读着读着,脑海里一定还留下了温暖的画面:(出示三幅图)

师: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

生:煮好一锅粽子

师: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

< ……此处隐藏4670个字……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分开

红豆鲜肉带去知道据说纪念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②去拼音读。

③交流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④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节叶米真分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5、练习识字。(教师出示生字钓鱼游戏)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①指生逐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篇7:《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粽教案(热门7篇)[本文共871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