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2021央视频道315晚会直播节目观后感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每每谈论起315这个话题,不免让人感触万千,思绪也不能一下子平静下来,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1年央视频道315晚会直播节目观后感,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又是一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打击假货又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坚决打击假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使得打假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天天都是315,坚决对假货说不。
“315”让众多不法商家忌惮不已,可是剩下的364天呢?每年“315”都有那么多的商家被曝光,难道平时这些问题就不存在吗?可见,与“315”当天的打假狂欢相比,有关部门的平时功夫还真是不足。
要营造诚信的消费环境,要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单单凭一个“315”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功夫下在平时,是要完善举报、监督和惩戒机制,否则一场“315”的“大雨”绝对管不了一年的“旱情”。“315”当天的大快人心过后,消费者还是会面临权益受损的尴尬。
消费者平时维权难,与举报渠道的不够畅通不无关系。我国的消费投诉电话是12315,可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曾透露,有个部级领导买的商品出了问题,竟然都不知道怎么办,那么普通民众又有多有人知道如何去举报呢?本来是消费者占理,消费者的权益受了损,结果却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这无疑就更使得不法商家有恃无恐。
不法商家能够肆意妄为,与监管的缺失和软弱也脱不了干系。商家存在欺诈等不诚信行为,监管部门却没有及时发现,这就是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发现了或者接到了消费者举报,可是在商家的频繁公关之下,却要么“和稀泥”,要么无原则善后。另外,对于不诚信经营问题,相关法律也存在着“重罚轻刑”的问题,一些企业正乐得“破财免灾”,这样的惩处根本不可能把不诚信行为“置于死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诚信建设也不能只靠“315”。与其“315”当天大肆曝光不法企业和商家,倒不如平日里让这些商家成为“过街老鼠”。如果每一天都成为了“315”,平时不法商家就无处藏匿,消费者就不用等到“315”时再狂欢,合法权益也不愁得不到保障。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买得省心、用得放心、吃得安心,生活才会舒心。所以要把打假作为常态,将315的宗旨融入到每一个寻常日子。要时刻给不良商家鸣响警钟,让维权意识得到鼓舞,化解消费矛盾,净化市场环境,让维权制度更加完善。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用高质量产品满足大众所需,用高效监管护航大众消费,消费才能有“可靠的品质”,才能让人们向美好生活再迈进一步。
在以往的年份里,315晚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看315晚会的过程,会不自觉经历好奇、震惊、愤怒、畅快四种情绪体验,看到黑心厂家包括一些知名企业被处罚、取缔,除了感觉解气、过瘾外,也激发出了自身满满的正能量。
近几年,“315”已经成了全国人民维护权益的狂欢日,政府、媒体、商家及普通消费者都会将目光集中到全民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上来,各种维权消息集中曝光,央视“315晚会”更是端上一盘快意恩仇的打假大餐。这一天,各地“315”打假宣传热火朝天,“12315”举报热线电话忙不停,各级执法人员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随时准备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315”之所以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归根结底是因为平时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大家才会把打击售假、维护权益的希望寄托在“315”。这一天,各大媒体会明察暗访做专题、政府部门会全力普法宣传、商家也会格外热情体贴,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是真正做了一回上帝,即使真的遇到侵权事件,维权部门也会热情接待,及时解决。
当“315”不再是一年一度的狂欢,当每一天都像“315”一样打假,当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所有商家时时敬畏的准则,不仅消费者会充满获得感,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更健康。
今年315晚会针对新消费领域的潜在风险,设置了4个消费预警环节。节目采用全息情景剧的形式,揭露商业促销活动中存在盗取消费者信—用—卡(CreditCard)信息,扫描二维码植入___病毒等风险,提示消费者不要被免费赠品所诱惑,放松警惕,导致个人财产和信息遭受损失和泄漏。
现场试验增强了315晚会的互动性。晚会针对红参产品掺糖造假的行为,邀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主任魏锋进行现场检测。从市场随机采购的三种红参产品中,检测发现两种产品存在掺糖造假行为,含糖量达到50%,远远超过20%的国家标准。
晚会邀请现场观众一同参加了手机软件安全漏洞试验,通过一道道截获观众个人信息,展示手机软件安全漏洞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315晚会提醒消费者关注软件安全问题,使用可靠的无线网络信号,并呼吁软件开发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信息数据传输进行加密。
智能装备即将进入大量普及应用的阶段,315晚会及时关注这个引领未来的消费新热点。晚会对智能无人机、智能家电、智能楼宇、智能汽车进行了模拟黑客攻击,智能装备的控制权全都被模拟黑客所掌握。315晚会将发现的智能装备安全漏洞,都已经提交给相关厂商进行修复,呼吁厂商在设计生产智能装备时,统筹考虑,进一步提高完善智能装备的安全性。
今年315晚会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现场大屏幕上设置了100个虚拟观众席位。网友们可以实时收看直播,并结合节目内容发表观点,参与现场互动。
转眼又到3月15日,这一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这一天,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就是守在电视前观看央视每年的315晚会,这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场盛会。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已过去数日,在这个被广大消费者视为“打假”盛宴的特别日子里,央视315晚会披露了一系列的不合格商品和一些失信企业,从家具家电、日用百货到酒店餐饮,再到医疗用品,可谓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各行各业,真是让人忧心忡忡。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诚信建设也不能只靠“315”。与其“315”当天大肆曝光不法企业和商家,倒不如平日里让这些商家成为“过街老鼠”。如果每一天都成为了“315”,平时不法商家就无处藏匿,消费者就不用等到“315”时再狂欢,合法权益也不愁得不到保障。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是得从制度建设入手:首先监管务必要严,把严管的口袋扎紧了,企业和商家就无漏洞可钻。其次要畅通举报渠道,当消费者的权益受了损,要让他们知道去找谁,而且找了就得有人管。再次要建立不诚信档案,商家一旦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要广而告之让其“臭名远扬”,这远比罚款更让商家“肉痛”。
我认为这些制假人员之所以铤而走险,都是因为这产业下的高额利润,促使他们不顾纲纪,不顾法律的制裁。要想彻底根治,首先需要国家出台更严格的监管制度,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鼓励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时,要及时举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15”,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假冒伪劣商品在劫难逃;这一天,消费者权益扬眉吐气;这一天,是集中打假、集中销毁,成果的集中展示,可以说,“315”作为消费者权益日是一种标志,一种警示,更是一种期待。
打击假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各类假货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轻则买到假货平白添堵,重则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除了百姓,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也是受害者,自己花费精力财力研究出来的产品,还未等到回收成本,却已经早早被假货占去了先机,着实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如此循环下去,只能让企业丧失了继续创新的动力和财力,影响社会发展。
打击假货重点在于如何做,口号喊得再响,不如脚踏实地。打击假货首先要源头入手,对于生产假货的企业发现一个,查封一个,绝不姑息。对于出售假货的店铺,发现一家,关闭一家,绝不手软。拿出壮士割腕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在源头上对假货坚决遏制。同时在社会上也要建立征信体系,对于存在制假售假的企业,纳入“黑名单”,不允许再次进入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要给予一定奖励,在社会上引领打假风向。
我们不能只指望就315晚会这一天来曝光所有违背、欺骗、无视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议题,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产品好了,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好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就会信赖这一家企业,就会促进这家企业良性发展。可一旦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商家们会利用违背消费者权益的手段,就会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到最终损害的就是消费者的直接利益。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只有让商家诚信,企业正义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触手可及。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1央视频道315晚会直播节目观后感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